又到周五了,本周LED圈的大咖企業(yè)動作不斷:飛樂音響大手筆并購,木林森設全資孫公司、清算并注銷子公司,歐司朗收購初創(chuàng)公司Agrilution股權……,具體情況請隨在線君往下看!
【大咖動態(tài)】
★ 飛樂音響:擬近2.8億購兩照企股權,董事長辭職
飛樂音響擬通過全資子公司上海飛樂投資有限公司之全資子公司Inesa UK Limited 以3,45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2.64億元)的價格收購關聯方Havells Holdings Limited持有的 Feilo Malta Limited (簡稱FML)20%股權;公司擬通過控股子公司Feilo Malta Limited之全資子公司Feilo Sylvania Asia Pacific Limited、Flowil International Lighting (Holding) B.V.、Feilo Sylvania Europe Limited以16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222.16萬元)的價格收購 Thai Lighting Asset Company Limited、Havells International Ltd.、自然人Mr. Poomthep Malakul Na Ayudhaya持有的Havells Sylvania (Thailand) Limited 100%股權。同日,飛樂音響還公告稱,董事會于2017年5月16日收到公司董事長蔡小慶先生的書面辭呈。蔡小慶先生因工作原因向董事會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蔡小慶先生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 木林森:設全資孫公司、清算并注銷子公司……
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木林森”或“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木林森有限公司(香港)(以下簡稱“木林森香港”)擬使用自籌資金于江西省吉安市設立其全資子公司——木林森(吉安)有限公司,木林森香港擬以現金方式出資3,000萬美元,占注冊資本的100%。其次,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省木林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木林森光電”)吸收合并其全資子公司江西木林森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木林森半導體”)。合并完成后,江西木林森光電存續(xù)經營,江西木林森半導體獨立法人資格依法注銷。此外,公司擬終止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木林森光電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營,依法進行清算解散。
★ 搶灘植物照明,歐司朗收購初創(chuàng)企業(yè)agrilution股權
歐司朗通過其風險投資事業(yè)部Fluxunit,收購了初創(chuàng)公司Agrilution的部分股份。Agrilution位于德國慕尼黑,其研發(fā)的室內自動化蔬菜園項目plantCube備受認可。使用者只需一臺plantCube智能室內培養(yǎng)箱,即可在家中種植蔬菜花草。plantCube箱內配有經過特殊優(yōu)化的LED技術及其它創(chuàng)新手段,從而確保沒有任何種植經驗的使用者也可獲得豐收。
★ 總額超2.5億!利亞德子公司拿下多個景觀照明項目
利亞德全資子公司深圳市金達照明有限公司中標“赤峰新區(qū)夜景照明改造升級二期工程PPP項目”,中標價為人民幣20,706萬元(含項目建設投資額117,679,341.54元、7年項目運營維護費用),該項目將于9月30日前建設完成。此外,全資子公司四川普瑞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金達照明有限公司中標“個舊市城鄉(xiāng)景觀提升改造燈光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EPC)”項目,其中普瑞照明負責項目整體施工,金達照明負責項目設計,中標項目合同總價為人民幣4,976萬元,中標工期60日歷天。
★ 勤上擬攜手多家投資企業(yè)設立近35億并購大基金
勤上光電與成都鼎興量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橫琴覓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就共同設立并購基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qū)榮享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收購Aidi Education Acquisition (Cayman) Limited或其控制的所屬教育資產(以下簡稱“愛迪項目”)事項開展合作。該基金總規(guī)模不超過35億元,勤上光電擔任劣后級出資人,認繳出資規(guī)模不超過8億元人民幣。此外,勤上與合伙企業(yè)其他合伙人共同簽署了《深圳前海善水資本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退伙協議》。
★ 德高化成擬募資500萬,拓展LED光電項目
德高化成擬以10元/股價格,發(fā)行不超過50萬股(含500,000股)公司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500萬元(含5,000,000.00元),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LED光電項目CSP熒光膠膜的項目投入、固定資產投入、補充流動資金。新建生產線為薄膜自動涂覆生產線一條、CSP封裝模擬測試線一條(含固晶機、真空壓合機及晶粒測試機等)。膠膜涂覆線將實現月產2,000平米的產能,可充分滿足未來3年國內熒光膠膜的市場需求。生產線建設期為8個月,預計2018年Q2形成量產能力。
【行業(yè)解讀】
★ LEDinside:后照明時代之下,照明廠商發(fā)展策略分析
未來后照明時代,照明廠商的發(fā)展策略則更朝向合理價格、視覺舒適并解決使用界面并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這四點將為主要成功因素。缺少其中一項,仍然可以穩(wěn)固營收逐步成長,然而擁有此四項,則將具備更好的機會,搶占市場渠道終端、強化品牌力量并且增收增利。此外,擁有制造成本優(yōu)勢的廠商提供產品制造服務,而擁有品牌的廠商,將更專注研發(fā)創(chuàng)新、市場推廣、渠道經營、引領全球照明行業(yè)發(fā)展,帶給全人類更美好的綠色節(jié)能照明產品使用體驗。
★ 兩大關鍵加速Micro LED商業(yè)實用化,TV應用或提前實現
盡管Micro LED應用想象空間廣、別具發(fā)展前景,若想加速實現Micro LED商業(yè)化量產,還是逃不過最現實的成本考慮。而實現Micro LED量產的關鍵除了找出突破性技術、材料、設備等進一步降低成本外,如何提高附加價值、打到消費者痛點也是關鍵之一。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建議透過整合型方案或新產品概念、功能等,為產品提高附加價值,滿足消費者需求。未來Micro LED能多快商業(yè)實用化,將取決于技術成熟速度、成本與產品附加價值,相信再過一段時日,市場上將會陸續(xù)出現Micro LED相關產品應用。
★ LED行業(yè)供不應求持續(xù),預計景氣度至少持續(xù)2-3年
近期,國信證券實地與LED產業(yè)鏈廣泛交流調研,持續(xù)驗證LED行業(yè)供需兩旺。國際大廠如歐司朗也表示LED芯片供應緊缺,而LED芯片廠商晶電、三安光電、華燦光電、澳洋順昌及德豪潤達都表示目前需求旺盛產能供不應求。主要原因還是基于2010-2011年的MOCVD機正在逐步淘汰,機型數量占全部數量約1/3,預計未來2-3年每年淘汰量占目前總產能的5%~10%,約500萬-1000萬片。隨著下游照明需求20%以上增長以及小間距需求爆發(fā),每年新增LED芯片需求再增1千萬片。而根據統計2017年底總有效產能約8328萬片,而需求將超過9235萬片,未來2-3年持續(xù)保持供不應求。
★ “狼”真來了之后:國產COB現形記
COB之所以出來就是因為光色均勻性和終端照明廠家組裝簡單,省去了過去的SMD的貼片工藝,也就意味著不需要回焊爐。但是隨著市場逐漸的發(fā)展,競爭越來越激烈,COB產品出現了兩極分化,一個走向高端光品質市場,一個走向低端性價比市場。COB低端市場在產品層面被SMD擊敗,而那些走中高端的COB國內品牌也是步履維艱。國內廠商則憑借性價比與龐大內需市場的策略,在過去幾年生存良好,但是因大功率EMC和2835的小功率SMD的光引擎崛起,使得低瓦數的COB競爭力在低端市場急劇下滑,從而導致了目前國內COB的困境。
★ 結合連網/感測技術 智慧照明應用百花齊放
迎合現今趨勢則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從物聯網、智慧城市到智慧家庭等,這些都將成為未來幾年內一門不退燒的“潮流”,LED照明亦可朝向與之相關的技術進行整合,從傳統單一功能的照明產品,邁向多功能智慧化發(fā)展,智慧照明可望成為LED燈具替換時代過后的一片新藍海。
【產業(yè)集群】
★ 青山湖要成南昌光谷“樣板”,未來五年LED產值超300億
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區(qū)的以LED封裝為核心的電子信息(LED)產業(yè),已經形成超過50億元的產業(yè)集群,與高新、經開、臨空三大國家級開發(fā)區(qū)一起構建南昌“光谷”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五年,青山湖區(qū)明確目標,把電子信息(LED)產業(yè)打造成繼針紡服裝產業(yè)之后的全區(qū)第二大超300億元產業(yè)集群。青山湖區(qū)區(qū)長王強表示:“要進一步加大產業(yè)招商的精準度、平臺建設的延展度和項目推進的加速度,不斷聚集合力壯大集群規(guī)模,全力打造南昌‘光谷’ 的‘青山湖樣板’?!?br>
★ 一年多引資200億,義烏將打造成世界LED產業(yè)中心!
被譽為“世界超市”的義烏多了一張新名片——— 光源科技小鎮(zhèn)。小鎮(zhèn)位于義烏東北部、省級信息光電高新園區(qū)內。它的規(guī)劃定位以發(fā)展半導體光電產業(yè)為主,智能家居、物聯網設備研發(fā)與制造等產業(yè)為輔,兼顧休閑旅游功能,致力打造成世界LED產業(yè)的中心,將形成產值超千億的產業(yè)集群。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多內,華燦光電、瑞豐光電和木林森三大LED龍頭企業(yè)紛紛落地,幾個大項目投資總計約200億元,實現了義烏LED全產業(yè)“無中生有”。
如需轉載,需本網站E-Mail授權。并注明"來源于LEDinside",未經授權轉載、斷章轉載等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E-Mail:service@ledinside.com